人工智能意味着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兴起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是以机器为载体,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智能,使机器能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以此为契机的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整个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和政治都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革命性影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人工智能毫无疑问会改变我们的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就意味着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演变,人类社会将迎来以有机化学规律演化的生命和无机智慧性的生命形式并存的时代。
充满着朝气和奋斗精神的育人团队
人工智能试验班创建于2017年,并于2018年开始招生。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IEEE Fellow、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院士是人工智能试验班首席教授。人工智能试验班教学团队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学院,该学院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30余人教学团队,包括教授18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10人,其中11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人才。

同时,特聘了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的教师,以及马耳他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旷视科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授和人工智能企业的顶级专家,建设了实力雄厚、具有国际水准的教学团队。此外,海外杰出科学家也将以短期讲学讲座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


注重“脑”(Mind)与“手”(Hand)相结合
培养具有科学家素养和创造力(Creation)的一流人才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扎实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工程与技术,熟悉人工智能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具备优秀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与国际视野,未来能在我国人工智能学科与产业技术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并有潜力成长为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优秀拔尖人才。
培养特色
学生选拔将兴趣、能力与潜力的综合评判作为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知识体系与培养理念,通过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形成知识创造的良好环境;
通过国内一流教师聘任与海外杰出科学家短期讲学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了一支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
创新教学方式,强化课堂互动,增加小组式学习、开放式实验与问题探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学术判断力;
构建从课内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实训到导师制科研训练的贯通式实践培养体系,加强与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
通过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资助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等,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生;
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